池州市审计局
池州市审计局行政规范性文件库(专栏)
索引号: 003280239/201707-026 信息分类: 规范性文件
发布机构: 池州市审计局 主题分类: 审计
成文日期: 2017-07-16 发布日期: 2017-07-16
发文字号: 池审发〔2017〕17号 有 效 性: 有效
标    题: 池州市审计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绩效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政策咨询机关(起草人): 市审计局综合法规科 政策咨询电话: 0566-2819236

 

池州市审计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绩效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池审发〔201717

 

各县(区)、九华山审计局,本局各科室(局、中心

经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现将《池州市审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绩效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池州市审计局  

       2017年7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池州市审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

绩效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要把绩效审计理念贯穿审计工作始终的要求,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审计监督全覆盖健全完善审计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绩效审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围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绩效审计工作,提高绩效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绩效审计在保障池州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

二、总体目标

围绕公共政策实施绩效、公共部门运行绩效、公共资源配置绩效、公共投资产出绩效等方面,关注政策效用、体制效率、管理效能、资金效益、工作效果,逐步实现绩效审计的全覆盖,促进深化和改革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资源)等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审计重点

当前,我市绩效审计重点围绕公共政策、公共部门、公共资源、公共投资四大公共领域,突出关注政策的效用、体制的效益、管理的效能、资金的效益、工作的效果五大绩效开展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总结、完善和提高,努力打造池州综合问效型绩效审计模式。

(一)关注政策效用。通过检查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情况,揭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通过检查公共政策执行情况,揭露政策不接地气、政策过期等问题;通过审计公共政策执行后目标实现程度、公民回应等情况,揭露政策执行偏离目标、公民响应度较低、政策效用不大等问题;按照发挥公共政策最大效用、让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公众的原则,提出推动公共政策落实、修正完善公共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落地生根和不断完善。当前重点关注扶贫、调转促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二)关注体制效率。紧紧围绕中央改革重点,关注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新旧体制衔接不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善于从微观上入手、宏观上着眼的思维,分析当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揭露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顺、效率不高以及机制不活等问题;提出理顺体制、健全机制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从而发挥审计推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助推器作用。

(三)关注管理效能。善于从管理的视角来审视当前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既定的体制机制下分析管理职责分工是否明确、是否存在职能交叉、重叠或者缺失的情况,重点揭露无人监管及多头监管等问题;全过程检查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管理流程是否优化,揭露管理制度漏洞、管理低效及履职不到位等问题;按照职责明确、管理高效的要求,提出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提高管理效能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发挥审计推动管理效能提高的参谋助手作用。

(四)关注资金效益。通过加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密切关注财政资金的存量和增量,促进减少财政资金沉淀,盘活存量资金,推动财政资金合理配置、高效使用,把钱用在刀刃上;围绕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加强三公经费等公共支出方面审计,促进厉行节约和规范管理,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

(五)关注工作效果。树立整体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理念,全面关注工作的整体效果;根据项目申报的预期目标、行业标准等指标以及社会整体满意度,对工作的整体效果做出评价,分析未达到预期目标、行业标准水平以及满意度偏低的原因,系统地解决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政府绩效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具体任务

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稳步提高的原则,我市绩效审计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7-2018年):积极推进阶段。制定出台《池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绩效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全市审计机关绩效审计研讨会和布置会,营造加强绩效审计氛围,强化审计人员绩效审计理念,努力实现绩效审计理念贯穿于所有审计项目的始终。2017年下半年开始探索,从2018年开始,市本级和各县(区)审计局每年至少完成1个绩效审计项目。

 第二阶段(2019-2020年):重点突破阶段。在2018年各地绩效审计实践基础上,从2019年起,市本级根据先易后难审计业务发展需要的原则,有计划、分领域、分专题强力推行绩效审计工作,力争在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绩效审计方面取得突破;探索制定绩效审计的程序、方法、操作指南;县(区)要逐年增加绩效审计项目的数量和比重。

第三阶段(2021-):稳步提高阶段。在第一、第二阶段基础上,对符合绩效审计项目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制定、完善绩效审计业务操作流程和评价指标体系,推动绩效审计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绩效审计项目管理。在审计项目计划安排上,每年按照重要性、实效性和可行性原则选择绩效审计项目,列入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市本级从 2018年开始,对审计项目计划中确定的所有审计项目,都应探索开展绩效审计或向绩效审计延伸,对需重点开展绩效审计的项目在计划中予以明确。要适应绩效审计工作开展,进一步改进和规范审计实施方案,合理确定绩效审计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及组织分工,保证实现绩效审计目标。

(二)探索有效的审计组织方式。按照积极有效、灵活运用的原则,探索绩效审计的实现方式。既可以采取以监督评价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和资产(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目标,单独立项并出具报告的独立型绩效审计方式,也可以采取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目标并重,与传统审计项目同时进行的结合型绩效审计方式。结合型绩效审计除与传统审计项目共同出具审计报告外,也可单独出具绩效审计报告。

 ( ) 综合运用有效的审计技术方法。综合运用审阅法、调查法等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查清、核实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基本情况;积极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经济分析、 统计分析、技术经济论证、经济预测分析、风险分析等现代审计技术方法,做到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善于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把握规律性,充分发挥绩效审计建设性作用。

 ( ) 科学进行绩效审计评价。根据一定产出水平下成本的节约程度,评价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根据投入产出比例关系的大小,评价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效率性;根据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评价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效果性。主要评价标准包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部门、行业规章、规范及标准;被审计项目可行性方案确定的经济技术标准或被审计单位的计划目标、技术经济定额、同行业或以前年度的绩效等。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先进性与合理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

) 规范绩效审计报告。改进和规范审计报告,做到准确反映审计情况,突出绩效审计特点。涉及到绩效审计的审计报告,要充分征求被审计单位、审计结论、评价和建议涉及的相关单位意见,善于听取专家及群众的意见;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从被审计单位内部、外部,主观、客观,技术、装备、流程、管理的方式方法、制度、行业标准、先进标准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比,找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和主要矛盾,并确保原因分析客观、准确、到位;审计意见和建议的提出要有针对性、建设性,既要从被审计单位内控管理上挖掘其内部潜力,按实现最大效能的要求提出改进和完善管理、提高效益的措施,又要针对政策运行中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加强分析研究,找准原因,从政策体制的层面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对策,更好地服务宏观管理。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绩效审计既是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需要,也是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的需要,更是推动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大绩效审计力度,推动绩效审计广泛深入开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市本级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局、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审计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绩效审计工作的总体规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查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综合法规科),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及具体相关事务。各县(区)也应当建立相应的绩效审计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三)加强制度建设。结合绩效审计的实践探索,深入思考,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加强理论研究,把握绩效审计的规律,逐步建立和完善绩效审计计划管理、检查考核、成果运用等工作制度,研究制定符合本市特点的绩效审计操作指南、评价准则和成果运用办法,为绩效审计工作提供制度保证,提高绩效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水平。

(四)加强交流培训。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可以到先进地区学习经验,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也可以请专家或先进地区审计人员现场交流指导,或者邀请专家参与审计项目;还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以及案例评选等形式,共享相关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源,提高审计人员的绩效意识和能力,培养绩效审计人才。

(五)加大考核力度。将绩效审计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加大绩效审计成果在考核评比中所占的比重。开展绩效审计案例和成果评优活动,在优秀审计项目评选等工作中向绩效审计倾斜,发挥导向作用,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开展绩效审计的探索和实践。

(六)注重成果转化。全市审计人员要进一步树立绩效审计成果意识,对绩效审计收集的素材进行多维度、多视角的分析,形成绩效审计调研报告、科研论文等多种形式的绩效审计成果。全市审计机关要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加强绩效审计成果宣传,努力扩大绩效审计影响;建立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察、财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提升绩效审计成果运用。

池州市审计局发布